(西安高新区大学城能否引来外地高校落户?)
前段时间,西安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委托陕西中技招标有限公司对“高新区大学园区概念性总体规划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这是2018年高新区“南拓”之后,在高等教育领域布局的第一个规划,因此备受各方关注。
▲高新区大学园区总体规划公告。图|高新区官网截图
根据招标公告,规划中的高新区大学城位于东大镇和草堂镇之间,北至南郭村、秦岭四路,西至太平河、草堂四路,南至环山路,东至祥峪河,局部区域位于环山路以南,拟规划用地规模约20平方公里。
▲高新区大学城大致范围。
这个区域东邻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南靠大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北距市中心钟楼直线距离30多公里,距离高新中央创新区(CID)大概15公里,与三星城和西安国际社区也有10公里左右的距离。
目前周边已经聚集了西工大长安校区、西建大草堂校区、现代学院、明德学院、西安高新技术学院、西安健康工程职业学院等9所大中专院校。
一
高新区大学城和长安大学城是什么关系?
从地理位置来说,高新区大学城事实上是以长安大学城三大片区之一的西区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的。
长安大学城占地25.1平方公里,是西安在2000年左右投资85亿元人民币规划建设的第一座大学城,包括4所国家重点大学、2所省级重点大学、8所民办院校及职业技术学校和23所普通高等院校在内的37所高校,大概分布于三大片区。
其中南区和北区分别位于神禾塬畔和西长安街南侧,共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包括西财大、西大、陕师大等14所院校。而西区位于西沣路以西,规划面积9.1平方公里,包括西电、西工大等8所高校。
▲长安大学城高校分布。图|长安宣传
2018年11月西安高新区实施“南拓”战略,正式托管了包括雁塔、长安、鄠邑三个区在内的10个镇共679.4平方公里的面积,其中就包括长安大学城西区所在的兴隆、东大和草堂三个街道。此次规划的高新区大学城就恰好位于东大和草堂两个街道之间。
在行政隶属关系变更之后,以长安大学城西区为基础重新打造的高新区大学城,可以看作是部分长安大学城高校正式进入“高新时代”,拥有了“高新户口”之后,可能面临的第二次发展机遇。
二
哪些省内高校可能落户?
西安目前以拥有63所普通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六,其中本科高校44所,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武汉,这63所高等院校大致分布于六座大学城。位于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的“陕西丝绸之路科教创新城”由于处于项目的前期规划阶段,暂时不予考虑。
▲西安的大学城。
高新区大学城目前还只是处于前期的规划方案设计招标阶段,除了大致范围和面积,官方并未透露更多的具体细节,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先来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高新区大学城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大概亩。按照每所大学1500亩的面积计算,大概需要引进20所高校;按照每所大学2000亩的面积计算,则需要引进15所高校落户。如果去掉规划区域内占地面积3900多亩的西工大长安校区和2700多亩的西建大草堂校区,剩下的多亩地,按照2000亩一所大学计算,也最少需要引进11所大学。
作为西安规划的的第七座大学城,在前六座大学城已经基本将西安高校瓜分完毕、高校分布格局已经大体确定的前提下,未来还有哪些省内大学可能落户?
先来看看第一梯队的三所“985”高校。
西安交通大学目前拥有兴庆、雁塔、曲江和创新港四个校区,占地面积约8000多亩,今年九月份占地面积5000多亩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校区投入使用之后,交大再在高新区大学城建新校区可能性基本为零。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图|西安交大官网
另外一所主校区位于杨凌占地面积5657亩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之前曾有计划在沣西新城投资103亿元筹建占地面积1600多亩“未来农业研究院”,但因为一些原因,计划暂停。不管该计划是否执行,未来落户高新区大学城的可能性也不大。
剩下的西北工业大学拥有友谊、长安及江苏太仓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6900亩,长安校区位于高新区大学城规划范围之内,再加上布局在东大镇的“飞翔小镇”,未来很有可能成为高新区大学城众多高校的“领头羊”。
再来看看第二梯队的五所“211”高校。
空军军医大学新校区位于秦汉新城,占地面积2000多亩,虽然目前该项目由于军队改制等原因处于半停工状态,但是以后也不太可能另觅新址。
长安大学拥有校本部和渭水两个校区,总面积3745亩,当前也没有修建新校区的打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两个校区共3900多亩,新校区距离高新区大学城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再加上西电校友企业和长安区在新校区周边规划的占地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长安大学城梦想小镇”以及西电和高新区合作建设的占地面积达4.7平方公里的“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暨西安电子谷”,西电似乎没有更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再次在高新区大学城建设新校区。
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类高校,长安、雁塔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700多亩,目前也没有传出没有任何修建新校区的计划。
剩下的西北大学,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360多亩,是陕西8所“211”高校中占地面积最小的一个。近几年西北大学发展迅速,主校区长安校区已经基本开发完毕,新成立的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其他部分科研机构急需建设新的教学楼,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要拓展发展空间。根据2018年4月份西安市人民政府与西北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西北大学将联合两家企业共同建设面积达4平方公里的“丝路文化艺术小镇”项目,其中就包括西北大学丝路校区,目前这个项目还处于前期阶段,将来西北大学有没有可能落户高新区大学城,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现状。
接下来是第三梯队的省属重点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从咸阳搬迁到未央区建设1500多亩的新校区,考虑到咸阳校区、未央校区到高新区大学城的距离以及学校规模,未来落户的可能性也不大。
西安理工大学拥有金花、曲江和莲湖三个校区共2000多亩的面积,目前正筹划“丝绸之路园西安理工大学新校区”项目,如果这个项目运作成功,就不可能落户高新区大学城了。
至于西安工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高校,其自身所在的新校区都没有完全建成,也不太可能在高新区大学城建新校区。
根据公开报道,目前只有西安音乐学院和西安文理学院正在筹划建设新校区。据小道消息,西安音乐学院有可能落户西建大草堂校区西边,如果消息属实的话,高新区大学城将增添第一所艺术类高校。
此外,今年四月份西安文理学院校领导曾赴鄠邑区天桥湖周边考察新校区选址,至于最终会花落何处,将来有没有可能选择高新区大学城,目前没有更多消息可供判断。
至于其他神秘的军队院校,本身和地方关系不大,网上也很少能找到相关信息。剩下的独立学院、民办院校以及职业技术学院等,由于影响力有限,将来会不会落户并不会对高新区大学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此就不单独分析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至少需要十几所高校落户的高新区大学城,未来很有可能面临着缺乏高校特别是名校落户的窘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吸引国内外高校落户应该是一个好办法。
三
会不会引进国内外大学加盟?
西安能成为中国的高等教育重镇,主要归功于两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一个是抗日战争初期,以平津高校和研究院西迁来陕组建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一花开五叶”、拆分重组的国立五校为依托,为近代西北地区特别是陕西高等教育奠定了坚强的基础。
另外一个特殊时期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全国高等教育大调整和“三线”建设,以陕西本土高校拆分重组和东部高校内迁为主要方式,西安的高等教育格局基本形成。
▲1956年由河北张家口迁往西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设情况。图|澎湃新闻
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共同成就的高等教育“传奇”并不是西安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时代,各种资源向最有效率的地方聚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步的慢了也是一种退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一轮高等教育大调整中,西安显得力不从心,面临着前甩后追、优势地位正逐渐丧失的尴尬境况。
目前全国城市的高校争夺战烽烟四起,异常激烈,以深圳、青岛、合肥、杭州、宁波等代表的东部重点城市以各种形式纷纷引进名校。
这其中又以“北青岛,南深圳”为杰出代表。目前与青岛正式签订协议的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机构已达21所,还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所。南方的深圳已引进的著名高校包括17所“985”高校、1所“211”高校和6所香港名校,这还不包括已经和深圳签署协议的中科院大学、上海交大、人大等著名高校。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未来中国大多数“985”高校将有可能落户深圳,几乎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深圳高校分布图。
除了青岛和深圳,杭州在高校争夺战中也成就显著。在2018年出台了《关于“名校名院名所”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规划,未来10年杭州将引进建设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目前在建或引进的高校包括西湖大学、浙江工程师学院、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中法航空大学等。杭州已成为继深圳、青岛之后,引进高校最多的城市。
除了东部重点城市,这几年高校争夺战也出现了向内陆城市蔓延的趋势。2017年11月,重庆市发布了《重庆市与知名院校开展技术创新合作专项行动方案》,计划到2020年力争以多种模式引进国内外100所以上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落户重庆,最高支持额度达5000万元。仅仅在2018年一年之内就与9所国内名校签署合作协议,包括人大、华中科大、北理工、华东师大、西电、武汉理工、中国地大(武汉)。此前,重庆还分别签约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清华大学。
▲2018年9月2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六所知名高校签订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西电将在重庆建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研究院、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和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平基地。图|西电新闻网
以上这些城市之所以不惜血本引进高校,是因为其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与经济地位存在明显差距,高教资源积淀不足很有可能成为制约这些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
虽然拥有丰富高等教育资源的西安目前并不存在上述问题,但是随着愈演愈烈的高校争夺战在未来有可能引发的高等教育格局的巨大变化,在整体上对西安是不利的。将来西安还能否像现在这样守住“老本”,确实是一个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因此,在发展好西安本土高校的同时,积极和国内外名校合作,通过在西安建立分校区、共建研究院、研究生院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各种形式,才有可能在未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西安在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界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年西安在吸引外地高校落户方面的成绩也是乏善可陈。当前也只有中科院大学西安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西安分院等极个别高校落户。而在本土新建高校方面的成果几乎为零,唯一的一所以西安医学院为基础筹建的西北医科大学也是推进缓慢。
▲位于临潼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西安分院。图|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官网
陕西省和西安市在全国的经济格局中并不占据优势,欠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高教资源之间的落差导致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远远不及东部发达地区,穷省办大教育本来已是困难重重,要再引进外来高校,貌似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但是事在人为,方法总比困难多,在各大城市都在疯狂抢高校的时候,西安不应该缺席,更不能坐视不管,而是应该拿出在“人才争夺战”和“总部经济争夺战”中的魄力,主动出击,出台政策,积极投入到这场高校争夺战中。
当然,目前西安还没有加入到高校争夺战中,高新区大学城也仅仅处于规划设计阶段,未来西安是否会像同处于西部的重庆那样出台引进外来高校落户的政策和规划,以及万一有了规划之后,这些引进的高校是否会落户到高新区大学城,目前还都是个未知数,以上的分析仅仅是猜测罢了。
除了高校落户这个核心问题之外,脱胎于长安大学城的高新区大学城,公共交通、商业配套和其他基础设施能否跟进和完善,产业聚集什么时候形成,如何平衡秦岭生态红线和“南控”政策对大学城发展的不利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亟需解决。比长安区更加有魄力的高新区接管之后,能不能做好?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阅读: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突围”还是孔雀东南飞?
这么近,那么远:比一比西安与南京的大学城
作者:东耶克
西安人
版式设计:霹雳
请关注贞观新浪微博:@贞观club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3-7767-2635
咨询热线
133-7767-2635